南京卡巴乐园

当前位置: > 主页 > 南京卡巴动态 > 南京卡巴新闻

考试力和创造力,哪个更重要?

奥数教父李修福培养出了罗炜、常诚两位国际奥数竞赛冠军。他的培训学校一座难求,但他却将其自贬为臭豆腐店。对于中学数学他认为,背题型的数学,就是在摧残孩子。 一位被附加

  

    奥数教父”李修福培养出了罗炜、常诚两位国际奥数竞赛冠军。他的培训学校一座难求,但他却将其自贬为“臭豆腐”店。对于中学数学他认为,背题型的数学,就是在摧残孩子。

  一位被附加了无数荣耀光环的“奥数教父”,对他一生钟爱的事业有了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悲愤和爱莫能助的无奈。的确,他敢于揭露疮疤并自我检讨勇气可嘉,却掩饰不了应试教育的种种“恶行”,虽然高举了N年的素质教育大旗,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理念仍大行其道。

  著名的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把数学定义为游戏,但是这个游戏至少在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不同于其他游戏的,就是需要钻研。数学思维能力只有慢慢积累,积少成多,让各种题型的解法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从而形成数学思维。希尔伯特绝想不到,一个世纪后他所谓的游戏正在演变成“八股”,不再有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也不再有游戏的心态和兴趣,有的只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

  中国的分数情结历史悠久,状元及第,天子门生。这种中得头彩带来的“好运”同样也体现在了现代高考制度下的状元们身上。作为一个成功者的符号,状元的诞生或许有偶然性,但正是因为他们比别人高出一两分,便有了“标杆”意义,有了受崇敬的价值。然而,2009年出炉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他们当中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

  以中国当前的教育评估模式论,所培养的尖子生大多是死记硬背的典型,与成功的教育目标相去甚远。同时,以考教科书作为对人能力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是社会对教育认知的一大误区。

  美国《侨报》副总编辑乔磊曾指出,在中国“高考状元”一直是香饽饽,而美国的名校对所谓的“高考状元”并不特别重视。根据有关数据,美国61%的SAT满分学生被哈佛大学拒绝,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美国的名校。同样是美国,曾被9所美国名校同时录取的长沙市一中马天之,学习成绩并不优秀,但他是赴汶川救灾中最年轻的湖南志愿者,这一经历打动了名校的招生委员会。

  考试分数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的情况,但往往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创造力才是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拥有创造力的人才多少才是一个国家活力的根本。中国的基础教育确实堪称世界一流,却培养了大多数只会考试却缺乏创造力和激情的青年。

  有这样一则报道:一张白纸上签满了名字,上面的标题赫然写着,我们是北大、清华培养的废物。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对分数的过度注重,导致了许多学生能力的丧失。

  “考试力和创造力哪个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李修福的反思精神或许能成为一种改变的力量,引起更多体制内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共鸣,进而改变现有的教育体制,衷心希望素质教育不再停留在口号阶段。

  南京卡巴科技活动中心的教育专家表示:孩子将要面对的是未来世界无穷的变数,与其帮他们储备知识量,不如给他们一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因为未来的社会不是今天,而是一个需要精心准备才能充分迎接和挑战的明天。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法律条款

请务必填写准确、完整的信息,成功预约后,南京卡巴的课程顾问会在一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南京市白下区八条巷2号